中國時報【邱琮皓╱台北報導】

金管會為了把資金引流回台,力推金融進口替代,昨公布施行後1年半的成果,成效顯著,特別是包含寶島債在內的國際板債券,光是去年前11個月發行量週轉救急就衝破1.2兆元,是去年預估發行量的17倍。金管會也估算,在鬆綁保險投資之後,保險業投資收益增加307億元、讓政府稅收跟著增加57億元。

金管會表示,第1階段已透過法規鬆綁,鼓勵保險業者直接在國內有營業據點的銀行、券商交易,「先讓交易在國內發生」已經成功,創造國內金融市場商機、增加稅收及培養金融人才,也有具體成效。後續將持續透過法規鬆綁及商品多元化等措施,強化金融機構產品研發能力,及鼓勵金融機構以併購取得關鍵能力,並進一步引導保險業將海外資產移回國內保管。

金管會為了將保險業者在海外投資的資金引流回來,2014年6月4日放寬保險業投資國內外幣計價債券憑證(含寶島債)之後,國內發行的外幣計價證券憑證(含寶島債)發行檔數達244檔,發行金額新臺幣1兆7837億元,開放之後1年半的發行金額,是開放前7年半總額的12倍,其中保險業投資金額達1兆3846億元,占整新車全額貸條件體發行金額78%。

金管會估算,保險業投資收益增加307億元,相關證券商承銷與法律顧問業務收入增加約27.64億元,政府稅收增加約57億元。金融業者表示,這些數據都遠優於開放時估算的門檻,達到提升保險業資金效益、擴大國內國際板債券市場規模,及增加政府稅收的目標。

另外,在其他法規鬆綁、開放措施實施後也逐漸顯現效益,例如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(OBU)得兼營代理買賣外國債券後,從2014年8月開辦後至去年11月底,買賣成交交易金額新台幣6813億元;開放銀行可以發行中期債券後,已有4家銀行申請發行可循環的金融債券,發行額度24.2億美元。而衍生性金融商品部分,開放本國銀行海外分行辦理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(NDF)後,已核准2家銀行的3家海外分行辦理本項業務,去年1月至11月交易量約新台幣2.21兆元。

短期借款分錄198970D056E7689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典當黃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